上海「警鐘日報」被封
上海「警鐘日報」被封
民國紀元前七年
乙巳
一九○五年
正、二月間(二、三月間)
二月二十二日
三月二十七日
40
蔡元培自青島回上海,同志陳競全自山東某知縣卸任來滬,小有積蓄,必欲辦一日報,元培乃與陳鏡、王小徐、汪允宗等辦一日報,以是時俄事方亟,故名曰「俄事警聞」,光緒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一九○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刊行,編輯所設新馬路華安里七百零三號。不直接談革命,而常譯述俄國虛無黨歷史以間接鼓吹之。(註八)並載俄兵侵滿消息,以喚起國人注意。並發廣告稱:「同人因俄佔東省,關係重大,特設警聞,以喚起國民,使共注意於抵制此事之策。社員見聞淺隘,不足為全國耳目,閱報諸君,如有要聞,迅請寄示,俾得刊入報端,普告全國。」日俄戰爭後,改名「警鐘日報」。元培、汪允宗、林獬、劉光漢先後任編輯。言論益見精采,銷路日增,惟持論過激,遂被德國領事照會上海清吏,強行封禁,並有令拘捕主筆劉光漢,光漢預匿他處得免。(註九)
(註八)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四篇(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三年八月增訂第一版,重慶),一六三
一──一六三二頁。
(註九)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慶)八六頁,謂此報被封
在二月二十日。
國父年譜
上冊
0256-0257
也。」次日,先生及諸同志在秉柯後院合攝一影為紀念。第一次會畢,先生返倫敦。(註六)
返倫敦。
是時在英加盟者僅孫鴻哲(揆伯)一人。吳敬恆雖在倫敦,惟當時並未加盟,其正式加盟為是年冬。(註七)
二月二十二日(三月二十七日)上海「警鐘日報」被封。
蔡元培自青島回上海,同志陳競全自山東某知縣卸任來滬,小有積蓄,必欲辦一日報,元培乃與陳鏡、王小徐、汪允宗等辦一日報,以是時俄事方亟,故名曰「俄事警聞」,光緒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一九○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刊行,編輯所設新馬路華安里七百零三號。不直接談革命,而常譯述俄國虛無黨歷史以間接鼓吹之。(註八)並載俄兵侵滿消息,以喚起國人注意。
並發廣告稱:「同人因俄佔東省,關係重大,特設警聞,以喚起國民,使共注意於抵制此事之策。社員見聞淺隘,不足為全國耳目,閱報諸君,如有要聞,迅請寄示,俾得刊入報端,普告
(註六)朱和中:「歐洲同盟會紀實」。
(註七)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上冊),二三七頁。
(註八)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四篇(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三年八月增訂第一版,重慶),一六三一──一六三二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七年(一九○五) 四十歲 二五六
全國。」日俄戰爭後,改名「警鐘日報」。元培、汪允宗、林獬、劉光漢先後任編輯。言論益見精采,銷路日增,惟持論過激,遂被德國領事照會上海清吏,強行封禁,並有令拘捕主筆劉光漢,光漢預匿他處得免。(註九)
二月二十五日(三月三十日)與吳敬恆晤於倫敦。
是日,先生與吳敬恆在倫敦相會,下午,同往議院參觀。(註十)
二月二十九日(四月三日)鄒容卒於獄。
鄒容在獄歲餘,卒以受獄吏虐待,憤激致疾;延綿四十日,炳麟屢請獄吏為延中西醫診治,皆弗許。是年正月,勢漸沉重,二月,向會審公廨請求保釋,已獲准。詎出獄前一日,攝赴工部醫院,醫師予藥一函,歸服之,夜半即死。(註十一)纔二十一歲。翌晨,炳麟往視,撫尸痛哭,目終不瞑。時距服刑期滿僅七十日,世人咸疑為清吏謀斃。上海劉三(季平)收其骨,葬滬西華
(註九)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慶)八六頁,謂此報被封在二月二十日。
(註十) 吳敬恆:「民國前七年日記」(「吳稚暉先生全集」卷十二,八七八頁,中央黨史會出版,民國五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臺北)。
(註十一) 「章炳麟自定年譜」(「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編第十冊,六三八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七年(一九○五) 四十歲 二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