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鏗上書報告粤軍在閩進展情形
鄧鏗上書報告粤軍在閩進展情形
中華民國七年
一九一八年
八月十七日
53
書曰:「自鈞座離汕,日有戰事,致無暇作書候起居。現戰事(左翼方面)已有起色,而敵援大至(魏宗瀚一部、龍濟光一部、奉軍一部),大埔、永定方收復,而上杭又失。右路頻危(中路鳳凰山及右路鐵路黃山坑一帶),此非戰之罪,乃無接濟及顧慮守土所誤也。且兵力薄而戰線廣闊,一有戰事,即用頭痛治頭、腳痛治腳之法。數月以來,尚不至受人各個擊破,已屬萬幸。然賴以支撑危局者,實徐、洪兩部之力為多。今捷卿因克復永定陣亡,失此良將,非僅粤軍不幸,本黨亦失一健將也。該部梁鴻楷營長勇敢善戰,實後起錚錚者,尚可維持該部,茲亦委伊代理統領事矣。汝為兄智勇可佩,唯待士兵過於嚴,是其短處(用日本帶兵法子,不知此種官兵曾未經教育訓練者)。然右翼無汝為,欲如今日之局,亦不可得。昨以改編意見書致競公,以一軍予汝為,使其有獨立作戰(擬進汀延)之能力(戰略上獨立作戰),餘一軍由競公自兼,使戰守有望,根據不失,粤軍總有出人頭地之日也。」(註一○二)嗣陳炯明以許崇智為粤軍第二軍軍長,自兼第一軍,並委鄧鏗為第三軍軍長,鏗以「人謀我急,不宜多樹目標,已力辭。」(註一○三)
(註一○二) 鄧鏗上先生函原件(中央黨史會藏),按文中「競公」即陳炯明;「汝為」即許崇智。
(註一○三) 鄧鏗上先生函原件(中央黨史會藏)。原函僅署「十六號」,應為是年九月十六日也。
國父年譜
下冊
1005-1006
于右任就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
陝西靖國軍將領胡景翼、曹世英、郭堅、盧古魁、樊鍾秀、高峻等,為統一事權起見,決合組陝西靖國軍總部,共遣王玉堂等至上海迎于右任返陝北三原,推為總司令,張鈁為副司令。
井勿幕為總指揮,改稱郭、樊、曹、胡、高、盧為六路(此種次序由代表抽籤而定)。部署既定,分全軍為六路,由于總司令分別加委郭等為各路司令。陝西靖國軍軍威益振。(註一○○)
八月十二日安福系操縱之非法國會在北京開幕。
由安福系操縱之非法國會於是日在北京揭幕,其成員以安福系佔絕大多數,交通系次之,研究系僅佔少數。西南粤、桂、滇、黔、川等省無人參加。二十日,眾議院選舉王揖唐、劉恩格為正副議長,二十二日,參議院復選舉梁士詒、朱啟鈐為正副議長。(註一○一)
八月十七日鄧鏗上書報告粤軍在閩進展情形。
書曰:「自鈞座離汕,日有戰事,致無暇作書候起居。現戰事(左翼方面)已有起色,而敵援大至(魏宗瀚一部、龍濟光一部、奉軍一部),大埔、永定方收復,而上杭又失。右路頻危(中路鳳凰山及右路鐵路黃山坑一帶),此非戰之罪,乃無接濟及顧慮守土所誤也。且兵力薄
(註一○○)「陝西靖國軍史料」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註一○一)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上冊,四二七──四二八頁。
國父年譜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 五十三歲 一○○五
而戰線廣闊,一有戰事,即用頭痛治頭、腳痛治腳之法。數月以來,尚不至受人各個擊破,已屬萬幸。然賴以支撑危局者,實徐、洪兩部之力為多。今捷卿因克復永定陣亡,失此良將,非僅粤軍不幸,本黨亦失一健將也。該部梁鴻楷營長勇敢善戰,實後起錚錚者,尚可維持該部,茲亦委伊代理統領事矣。汝為兄智勇可佩,唯待士兵過於嚴,是其短處(用日本帶兵法子,不知此種官兵曾未經教育訓練者)。然右翼無汝為,欲如今日之局,亦不可得。昨以改編意見書致競公,以一軍予汝為,使其有獨立作戰(擬進汀延)之能力(戰略上獨立作戰),餘一軍由競公自兼,使戰守有望,根據不失,粤軍總有出人頭地之日也。」(註一○二)嗣陳炯明以許崇智為粤軍第二軍軍長,自兼第一軍,並委鄧鏗為第三軍軍長,鏗以「人謀我急,不宜多樹目標,已力辭。」(註一○三)
八月十九日 國會決議否認北京政府之權力。
國會兩院於是日在廣州召開聯合會議,對北京政府之非法行使職權,決議二條:(一)中華民國大總統之職權未能依法行使以前,非法政府所公佈之偽法律及其所發布關於抵抗護法行為之偽命令,絕對不生效力;(二)非法政府所締結之條約、契約及所發布之公債,按照約法,應由國
(註一○二)鄧鏗上先生函原件(中央黨史會藏),按文中「競公」即陳炯明;「汝為」即許崇智。
(註一○三) 鄧鏗上先生函原件(中央黨史會藏)。原函僅署「十六號」,應為是年九月十六日也。
國父年譜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 五十三歲 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