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陳煊上書報告陳炯明叛變後粤省內部情形 detail

:::

陳煊上書報告陳炯明叛變後粤省內部情形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0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改組政黨進行北伐
題名

陳煊上書報告陳炯明叛變後粤省內部情形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十一年

西元紀年

一九二二年

新曆(西曆)月日

十月四日

國父年歲

57

全文內容

陳煊奉先生命回粤調查省內情形。是日上書報告云:「陳逆與陳席儒近因陳覺民之政務廳長  爭用私人,意見甚深。且學費軍費無法維持,此買辦省長或因此而下場。而陳逆近亦借祝母壽  為辭,已遄回惠州矣。查陳逆近對於東西兩江極力布防,因許軍長在閩節節勝利,不日回戈。  張開儒又與關、劉、鄭聯合來梧,浸浸東下,故甚驚懼,刻已陸續派軍嚴防。聞派第一師、第  三師往西江,而派洪賊之第二師開駐閩粤界線,其海陸豐嫡派全部,則密佈其惠州之老巢也。  楊賊坤如獨當北江方面,未有若何佈防,緣湘邊尚未見有舉動故耳。葉賊舉以不得省長一席,  憤而返鄉,今尚未見回省也。總之,現在各逆軍因爭權奪利,故互相衝突,各懷意見,已無鬪  志久矣,一旦義軍臨城,未有不如鳥獸散也。昨全城學校罷課,商場亦冷落如前,各界人心甚  為惶惑。除少數附逆者外,均莫不盼義師之早日歸來也。」(註二○○)於此益見陳逆叛變之不智。

注釋

(註二○○) 陳煊(喧)上先生書原件(中央黨史會藏)。

相關人名
張開儒陳炯明陳席儒陳煊陳覺陳覺民
相關地名
北江西江陸豐惠州臨城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下冊

頁次

1248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許崇智自建甌出發督師。翌日,抵玉山街。
 
 十月四日 陳煊上書報告陳炯明叛變後粤省內部情形。
   陳煊奉先生命回粤調查省內情形。是日上書報告云:「陳逆與陳席儒近因陳覺民之政務廳長爭用私人,意見甚深。且學費軍費無法維持,此買辦省長或因此而下場。而陳逆近亦借祝母壽為辭,已遄回惠州矣。查陳逆近對於東西兩江極力布防,因許軍長在閩節節勝利,不日回戈。
  張開儒又與關、劉、鄭聯合來梧,浸浸東下,故甚驚懼,刻已陸續派軍嚴防。聞派第一師、第三師往西江,而派洪賊之第二師開駐閩粤界線,其海陸豐嫡派全部,則密佈其惠州之老巢也。
  楊賊坤如獨當北江方面,未有若何佈防,緣湘邊尚未見有舉動故耳。葉賊舉以不得省長一席,憤而返鄉,今尚未見回省也。總之,現在各逆軍因爭權奪利,故互相衝突,各懷意見,已無鬪志久矣,一旦義軍臨城,未有不如鳥獸散也。昨全城學校罷課,商場亦冷落如前,各界人心甚為惶惑。除少數附逆者外,均莫不盼義師之早日歸來也。」(註二○○)於此益見陳逆叛變之不智。

 十月六日 北伐軍克復古田。
   李厚基派駐水口部隊,為第十旅唐國漢全部,三日曾開一團,至古田扼守。迨接延平王永泉與北伐軍合作進攻之報,於四日復調回水口。時永泉所部已由樟湖坂進佔黃田,其餘部隊同時
(註二○○)陳煊(喧)上先生書原件(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 五十七歲 一二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