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附錄:欲救廣東宜從裁兵禁賭及改良吏治着手 detail

:::

附錄:欲救廣東宜從裁兵禁賭及改良吏治着手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7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附錄:欲救廣東宜從裁兵禁賭及改良吏治着手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
文件類型

演講

民國日期

012/03/17

西元日期

1923/03/17

國父年歲

58

全文內容

附錄:欲救廣東宜從裁兵禁賭及改良吏治着手(註一)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三月十七日在廣東軍政人民歡迎會演說今日我等在此敘會有工、商、農、學、報、慈善、軍、政各界,於此齊集,為吾粤向來敘會所無,此次敘會,可稱一時之盛。但此盛會何由而得?係由滇桂軍之力,推倒叛逆而得之,故余今日要代表廣東三千萬人民,為滇桂諸將士晉一杯,並恭祝滇桂軍萬歲!今日在此敘會,我希望大眾要做一件事,其事維何?即厲行裁兵及整頓廣東政治是也。
今年為民國十二年,此十二年中,變亂侵尋,民生愁苦,有識者無不知改良政治為要務。然十餘年來,變亂如故,人民之痛苦顛連,曾未稍減。此固由國內之新勢力尚小,舊勢力尚大,改良政治,不易為力。然以論吾粤則否,新勢力日漸加大,舊勢力日漸縮小,此次滇桂軍之平亂討賊,迅速敉平,可為憑證也。既有此好時機,當先將廣東之政治社會,併力改良,使成一好模範省,然後推行全國,必非難事。
民國十二年來,革均均起於粤。自清廷推倒,民國招牌高懸,往後事業應事建設,然十二年來,曾未實現,只見繼續破壞。現在亂賊戡平,全粤底定,亟當乘時建設,凡有國家思想之人,俱當担負此責任也。建設事業從何辦起?余以為應從軍界改良起。軍界所應為之事,厥為練精兵。古人云:「兵貴精,不貴多。」能養成三五千精兵,則鞏固一省而有餘。然練精兵必由裁兵始。今日廣東軍隊太多,工商各界,宜速發起一裁兵大會,共策進行。因裁兵既為今日之急務,則裁兵問題,非只限於軍界得而提倡,即農、工、商各界,亦應同心協力,負責做去也。
夫裁兵非裁之而使其變為游民,乃化兵為工,實行兵工政策之謂。故舉行此事之先,尚有一重要問題,即籌款是也。既欲化兵為工,即宜開辦實業。兵既為工,則餉必加倍。既免戰禍,又得厚利,誰不樂為之。此項政策,余視為今日救國唯一之良方;惜以前無能實行之者,故余擬以廣東為天下倡。然實行之初,必需款項。款項何來?即借小內債是也。既借有小內債,從而再借外債,必無難事。從來借外債,手續至繁而至難。北京之政府,對外已失信用,故外債之借,殊非容易。然若內債既成,則進行當易得手。余願從今日起,各界社會,俱宜悉心研究此問題。
又廣東今日之紛亂,蓋賭為之也。賭何由而開,因義軍而開。此次滇、桂軍來粤,推倒逆賊,舊政府消滅,新政府成立。義軍多客軍,我粤人盡主人之責而招待之,一時權宜,開賭以謀供給,流毒遂至無窮。然余謂今日廣東之賭禍,罪不在人之開,而罪在我等不能迅速銷滅之。故余謂今日救粤,宜從整理內政始,而整理內政,又先從裁兵禁賭着手。此兩大問題,各界諸君,宜急起開會研究之。
余此次回粤,抱有一極大志願,即改良吏治是也。廣東吏治之窳敗極矣,由清迄今,因循不改,貪賄夙盛,仇結日生。然欲杜絕貪賄,則先從優給官俸始。港澳接近廣東,其政治舉措足資借鏡。港澳官吏,多為中國人。然港澳吏治,不見腐敗。實因官俸厚,陟黜明,又服官十餘年,則給以養老費,有此保障,當然有良吏。惟我國則不然,官俸既薄,地位復危,故貪墨之習成為風氣。為官一年,則盡一年之力以括削;為官一月,則盡一月之力以括削,故罷官以後,無不滿載而歸,此真可嘆之事也!今吾人欲整頓吏治,何不取法港澳,人能我豈不能?故余極欲一師其法。外省人與港澳遠,不知港澳情形。廣東接近港澳,其政治之良否,當甚明晰也。
此外任命官吏,尤不可不循資格。大局稍定,余決意考驗官吏,無論本省外省,不分畛域,考驗則真才出,真才出則政治良,政治良則國可得而治也。整頓吏治,吾既以港澳為法,行之有道,或能駕港澳而上之。今既取法於人,暫能如人,斯願亦少慰矣。
廣東富豪不少,遇亂多遠避港澳,視港澳為桃源洞,以其吏治良,盜賊少,法律有保障也。余亦希望廣東將來成為一桃源洞,政治改良,凡政治範圍內諸大端,如教育、實業、交通等,亦從而振起之。然此非一日之事,一年之事,須羣策羣力,負此責任做去,自不難成為一繁華安樂之廣東。能如此,則我等立志,庶為不虛矣!更有外交問題,關係於全體。或者以為廣東尚未統一中國,似無外交之可言;不知廣東之外交,最密接者為港澳。前者港澳政府,對於民黨雖多誤會,然自陳炯明背叛後,英人已有覺悟,知中國將來必係民黨勢力。故近來港督方針,亦為之一變。此為吾人最好之機會也。吾人可乘此良機,加倍努力,一致合作,實行興利革弊,則厚望多矣!

注釋

(註一) 據「中宣新編」。按此篇即民國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上海「民國日報」所載三月十七日之演講,惟文字並不相同,今附錄並存。

相關人名
陳炯明
相關地名
中國北京廣東
相關專有名詞
民黨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三冊

頁次

332-334

檢索詞出現頁次

論界研究研究。此關於外交問題者也。
  若上述各項次第解決,則進而着手交通、實業、教育等事業之發展。在廣東,應敷設廣東――四川鐵路、廣東――雲南鐵路。礦產:廣東最富煤田。從前莫榮新曾與英商某公司訂約借款開採,吾人以該約包括全省煤礦在內,有壟斷性質,是以將其取銷。且從前借款,外人均要求須得北京外交部批准,是以吾人不與他接洽。現在香港已允取銷前約,故不妨借。更有南美洲某新共和國,現在亦欲借給我們此種交通、實業之生利借款。年內當使其成立。該新共和國從前亦輸入外資,而目下則變為輸出外資之國矣!將來吾粤交通實業發達之後,可信更有餘資以供給外人也。果按此一一見諸實行,廣東不難蔚為全國模範。各省自然聞風向附,和平統一之功可成。文王以百里而興,亦以有良政治感化人耳。恃武力者,莫如秦皇、漢武,而終歸失敗,足為佐證。請各界負起今日所談之責任,合羣力以赴之,未有不達目的。
(註一) 據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孫中山先生宴各界演辭」條。

附錄:欲救廣東宜從裁兵禁賭及改良吏治着手(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三月十七日在廣東軍政人民歡迎會演說
  今日我等在此敘會有工、商、農、學、報、慈善、軍、政各界,於此齊集,為吾粤向來敘會所無,此次敘會,可稱一時之盛。但此盛會何由而得?係由滇桂軍之力,推倒叛逆而得之,故余今日要代表廣東三千萬人民,為滇桂諸將士晉一杯,並恭祝滇桂軍萬歲!今日在此敘會,我希望大眾要做一件事,其事維何?即厲行裁兵及整頓廣東政治是也。
  今年為民國十二年,此十二年中,變亂侵尋,民生愁苦,有識者無不知改良政治為要務。然十餘年來,變亂如故,人民之痛苦顛連,曾未稍減。此固由國內之新勢力尚小,舊勢力尚大,改良政治,不易為力。然以論吾粤則否,新勢力日漸加大,舊勢力日漸縮小,此次滇桂軍之平亂討賊,迅速敉平,可為憑證也。既有此好時機,當先將廣東之政治社會,併力改良,使成一好模範省,然後推行全國,必非難事。
  民國十二年來,革均均起於粤。自清廷推倒,民國招牌高懸,往後事業應事建設,然十二年來,曾未實現,只見繼
國父全集三三二

續破壞。現在亂賊戡平,全粤底定,亟當乘時建設,凡有國家思想之人,俱當担負此責任也。建設事業從何辦起?余以為應從軍界改良起。軍界所應為之事,厥為練精兵。古人云:「兵貴精,不貴多。」能養成三五千精兵,則鞏固一省而有餘。然練精兵必由裁兵始。今日廣東軍隊太多,工商各界,宜速發起一裁兵大會,共策進行。因裁兵既為今日之急務,則裁兵問題,非只限於軍界得而提倡,即農、工、商各界,亦應同心協力,負責做去也。
  夫裁兵非裁之而使其變為游民,乃化兵為工,實行兵工政策之謂。故舉行此事之先,尚有一重要問題,即籌款是也。既欲化兵為工,即宜開辦實業。兵既為工,則餉必加倍。既免戰禍,又得厚利,誰不樂為之。此項政策,余視為今日救國唯一之良方;惜以前無能實行之者,故余擬以廣東為天下倡。然實行之初,必需款項。款項何來?即借小內債是也。既借有小內債,從而再借外債,必無難事。從來借外債,手續至繁而至難。北京之政府,對外已失信用,故外債之借,殊非容易。然若內債既成,則進行當易得手。余願從今日起,各界社會,俱宜悉心研究此問題。
  又廣東今日之紛亂,蓋賭為之也。賭何由而開,因義軍而開。此次滇、桂軍來粤,推倒逆賊,舊政府消滅,新政府成立。義軍多客軍,我粤人盡主人之責而招待之,一時權宜,開賭以謀供給,流毒遂至無窮。然余謂今日廣東之賭禍,罪不在人之開,而罪在我等不能迅速銷滅之。故余謂今日救粤,宜從整理內政始,而整理內政,又先從裁兵禁賭着手。
此兩大問題,各界諸君,宜急起開會研究之。
  余此次回粤,抱有一極大志願,即改良吏治是也。廣東吏治之窳敗極矣,由清迄今,因循不改,貪賄夙盛,仇結日生。然欲杜絕貪賄,則先從優給官俸始。港澳接近廣東,其政治舉措足資借鏡。港澳官吏,多為中國人。然港澳吏治,不見腐敗。實因官俸厚,陟黜明,又服官十餘年,則給以養老費,有此保障,當然有良吏。惟我國則不然,官俸既薄,地位復危,故貪墨之習成為風氣。為官一年,則盡一年之力以括削;為官一月,則盡一月之力以括削,故罷官以後,無不滿載而歸,此真可嘆之事也!今吾人欲整頓吏治,何不取法港澳,人能我豈不能?故余極欲一師其法。外省人與港澳遠,不知港澳情形。廣東接近港澳,其政治之良否,當甚明晰也。
  此外任命官吏,尤不可不循資格。大局稍定,余決意考驗官吏,無論本省外省,不分畛域,考驗則真才出,真才出
演講民國十二年二月――三月三三三

則政治良,政治良則國可得而治也。整頓吏治,吾既以港澳為法,行之有道,或能駕港澳而上之。今既取法於人,暫能如人,斯願亦少慰矣。
  廣東富豪不少,遇亂多遠避港澳,視港澳為桃源洞,以其吏治良,盜賊少,法律有保障也。余亦希望廣東將來成為一桃源洞,政治改良,凡政治範圍內諸大端,如教育、實業、交通等,亦從而振起之。然此非一日之事,一年之事,須羣策羣力,負此責任做去,自不難成為一繁華安樂之廣東。能如此,則我等立志,庶為不虛矣!
  更有外交問題,關係於全體。或者以為廣東尚未統一中國,似無外交之可言;不知廣東之外交,最密接者為港澳。
前者港澳政府,對於民黨雖多誤會,然自陳炯明背叛後,英人已有覺悟,知中國將來必係民黨勢力。故近來港督方針,亦為之一變。此為吾人最好之機會也。吾人可乘此良機,加倍努力,一致合作,實行興利革弊,則厚望多矣!(註一)據「中宣新編」。按此篇即民國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上海「民國日報」所載三月十七日之演講,惟文字並不相同,今附錄並存。

和平統一移兵於工(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在廣州軍事會議(註二)演說
  文去歲率師北伐,原為救國救民起見,幸賴將士用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乃將江西完全克服,正長驅直進,會師武昌,推倒軍閥,以期共享真正共和之幸福,達我數十年來之素願。不期陳逆炯明,背黨叛國,逞其狼子野心,嗾使逆軍,圍擊護法政府,更欲置文於死地。護法之健兒,均遠戍前方,此時遠水不能救近火,倘使我滇軍將士在,陳逆亦不敢謀亂,文亦不致蒙難也。茲幸天佑民國,逆凶殲除,均賴座上諸將領殺敵致果,忠心護國;民國不致滅亡,全在諸將領之勞苦功高,力挽狂瀾也。但文歷年奔走救國,護法事業,屢撲屢繼。此次重返五羊,仍期貫徹初衷,對于北庭,仍主張以和平促進統一,希望達到國家統一為主旨。惟西南各省,首要團結,計現在已有多數傾向我護法政府者,獨某某兩省首鼠兩端,當為我護法政府所不容。國賊不除,護法事業,一日不安。文之主張,先平南然后始可以對北。
  至將來護法事業告成,即移兵於工。西南各省之交通殊形不便,擬先由西南各省着手,興築鐵路,雲南為護法首義之區,滇中子弟歷年多為護法護國,故必先由雲南興築鐵道,此為文之所刻刻在心者也。如我國之兵工廠,尤期大加整
國父全集三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