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釋本黨改組容共意義致黨員通告 detail

:::

釋本黨改組容共意義致黨員通告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6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釋本黨改組容共意義致黨員通告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北上與逝世
文件類型

宣言及文告

民國日期

013/03/02

西元日期

1924/03/02

國父年歲

59

全文內容

釋本黨改組容共意義致黨員通告(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三月二日
同志均鑒:本黨此次改組之原因,曾經本總理在大會宣布明白,茲復撮言其要。本黨前此註名黨籍之黨員,為數二十餘萬,同志不為不多;然按之實際,則除在冊籍上載有姓名外,實不知黨員在於何所。以故黨員雖多,毫無活動,衡量黨力,更屬微渺。夫所貴乎有黨者,蓋在集合國民力能活動之分子結為團體,在一主義之下為一致之奮鬥。故其要義,一在有主義,二在有團結,三在有訓練。而欲求主義之鮮明,團結之堅實,訓練之整齊,則不得不先揭三民主義之真解,而萃力於基本之組織。此次新章所訂之組織方法,其意義即在從下層構造而上,使一黨之功用,自橫面言,黨員時時得有團結之機會,人人得以分擔責任而奮鬥;自縱面言,各級機關完全建築於全體黨員之上,而不似往時之空洞無物,全體黨員亦得依各級機關之指揮,而集中勢力,不似往時之一盤散沙。此種辦法,在能自由辦黨之地,固易獲效,即在不能自由辦黨之地,亦殊有活動之可能,本黨之決心改組以此。
抑黨人之入黨,固為實行主義而來,然既為實行,則對於主義,自不能以模糊的認識為了事,須透徹了解於主義之全蘊乃可。吾黨主義,析言之固為民族、民權、民生,至其致用,實是一箇整的,而非三箇分的;不過因時機之關係,有時僅實現其一部,而未能施及全體。如往者萃全力以排滿,似吾黨主義專在民族,而不知吾黨之實行民族主義,即欲以實現民權、民生兩主義。且民族主義亦不止推翻滿清而已,凡夫一切帝國主義之侵略,悉當袪除解放,使中華民族與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於自由平等之地,而後可告完成。顧欲臻此,即非以三民主義整箇的進行不可。推類言之,則欲達民權、民生兩目的,亦不能置民族主義於不顧。辛亥革命後,民權謂可見端,然未幾即有袁氏簒奪,袁氏所以敢冒犯不韙,則以有外國帝國主義為之後援,遂致十年大亂,不能平治。此則民族主義不行為之因。至於民權、民生更不暇顧。歐戰發生而後,各國社會黨,乘機勃發,俄國共產黨竟一舉成功,而我國青年乃亦感乎民生問題之不得不急為解決,於是社會之研究運動,始發軔於民間,然此即吾黨所歡迎而引為同調者也。夫吾國之革命在前,俄國之革命在後,俄乃以六年之短期,剗除根深蒂固之專制階級,戰勝其四圍之帝國主義之惡魔,且以其勢力振發全世界被壓迫民眾之奮鬥精神。而吾黨自辛亥迄今,垂十三年,國內軍閥官僚之橫暴,日甚一日,國外帝國資本主義之侵凌,日迫一日;以視乎俄,瞠乎其後。則俄誠足為吾黨借鏡之資,而亦當引為吾國互助之友。蓋以言主義,則彼此均能吻合,以言國情,則彼此有若弟兄。數年前予曾有聯俄主張,國人不察,駭為險着,曾幾何時,英意已聯翩承認俄國,美國輿論亦極慫恿其政府毋持偏見;足見潮流所至,莫能抵禦。本黨先幾,於茲可證。夫以資本稱雄之國,尚復爾爾,則我之為他人殖民地者尚何所忌避,而懼與努力圖謀解放被壓迫民族之俄國提攜乎?毋亦不思之甚矣。
顧有好造謠生事者,謂本黨政組後,已變為共產黨;此種讕言,非出諸敵人破壞之行為,即屬於毫無意識之疑慮。欲明真象,則本黨之宣言政綱具在,覆按可知。本黨之民生主義,早以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兩方案著於黨綱,自始至終,未嘗增減。至若進行之有緩急,分量之有重輕,此則時勢之推遷,而非根本之改變。故為上說者,不特不知本黨之主義,並未識本黨之歷史,亦徒見其謬妄而已。
至於社會主義青年團之加入本黨。在前年陳炯明叛變,本黨經一度頓挫後,彼等認為共同革命,非有極大之結合,事不克舉,故欣然同趨一致,以期有益於革命之實行。本總理受之在前,黨人即不應議之於後。來者不拒。所以昭吾黨之量能容物,而開將來繼續奮鬥之長途,吾黨之新機,於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則團體以內無新舊分子之別。在黨言黨,唯有視能否為本黨、為主義負責奮鬥而定其優劣耳。
以上種種,略明大要,其詳則具載於演講錄中。切願諸同志袪除臆惑,協力刷新,以達吾黨遠大之目的,本總理有厚望焉。孫文。

注釋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稿(053/11)。「中國國民黨週刊」以下簡稱「週刊」第十期(民國十三年三月二日)載此書標題為「總理致海內
    外同志訓詞」。今標題據「會本」。

相關人名
陳炯明曾有總理
相關專有名詞
三民主義中華民族民生主義民族主義共產黨辛亥革命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青年團社會黨帝國主義節制資本資本主義滿清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140-142

檢索詞出現頁次

,以戕賊人民之利益,國民黨於此,認為有史以來莫大之矛盾,其所以然之故,在於中國經濟落後,農民窮苦,不得已而受傭於軍閥,以圖幾微之生存,其結果乃至更增貧困,加人民以壓迫,使流為土匪而不顧。欲除此種矛盾,使軍隊中農民真實之利益與其現在所爭之利益無相妨之弊,國民黨將於一般兵士及下級軍官中,極力宣傳運動,使知真利所在,成立革命的軍隊,為人民利益而奮鬥。
  凡助國民黨奮鬥以驅除民賊,建設自衛的革命政府之革命軍,國民對之,當有特殊待遇。每革命軍人於革命完全成功之後,願意歸農,革命政府行將給以廣田,俾能自給而贍家族。
(註四) 二月發布之宣言之「對內政策」第八條為:
  (八)政府當設法安置土匪游民,使為社會有益之工作。而其所以達此目的之一法,計可以租界交還中國國民後所得之收入,此充用途。此之所謂租界,乃指設有領事裁判之特別地區發生「國中有國」之特別現象者而言,此種「國中有國」之現象,當在清除之列。至關於外人在租界內住居及營業者,其權利當由國民政府按照中國與外國特行締結之條約規定之。
  「校正本」之第八條為二月發布之宣言第九條。以下各條順推。二月發布之宣言共十六條。

釋本黨改組容共意義致黨員通告(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三月二日
  同志均鑒:本黨此次改組之原因,曾經本總理在大會宣布明白,茲復撮言其要。本黨前此註名黨籍之黨員,為數二十餘萬,同志不為不多;然按之實際,則除在冊籍上載有姓名外,實不知黨員在於何所。以故黨員雖多,毫無活動,衡量黨力,更屬微渺。夫所貴乎有黨者,蓋在集合國民力能活動之分子結為團體,在一主義之下為一致之奮鬥。故其要義,一在有主義,二在有團結,三在有訓練。而欲求主義之鮮明,團結之堅實,訓練之整齊,則不得不先揭三民主義之真解,而萃力於基本之組織。此次新章所訂之組織方法,其意義即在從下層構造而上,使一黨之功用,自橫面言,黨員時時得有團結之機會,人人得以分擔責任而奮鬥;自縱面言,各級機關完全建築於全體黨員之上,而不似往時之空洞無物,全體黨員亦得依各級機關之指揮,而集中勢力,不似往時之一盤散沙。此種辦法,在能自由辦黨之地,固易獲效,即在不能自由辦黨之地,亦殊有活動之可能,本黨之決心改組以此。
  抑黨人之入黨,固為實行主義而來,然既為實行,則對於主義,自不能以模糊的認識為了事,須透徹了解於主義之
國父全集一四○

全蘊乃可。吾黨主義,析言之固為民族、民權、民生,至其致用,實是一箇整的,而非三箇分的;不過因時機之關係,有時僅實現其一部,而未能施及全體。如往者萃全力以排滿,似吾黨主義專在民族,而不知吾黨之實行民族主義,即欲以實現民權、民生兩主義。且民族主義亦不止推翻滿清而已,凡夫一切帝國主義之侵略,悉當袪除解放,使中華民族與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於自由平等之地,而後可告完成。顧欲臻此,即非以三民主義整箇的進行不可。推類言之,則欲達民權、民生兩目的,亦不能置民族主義於不顧。辛亥革命後,民權謂可見端,然未幾即有袁氏簒奪,袁氏所以敢冒犯不韙,則以有外國帝國主義為之後援,遂致十年大亂,不能平治。此則民族主義不行為之因。至於民權、民生更不暇顧。
歐戰發生而後,各國社會黨,乘機勃發,俄國共產黨竟一舉成功,而我國青年乃亦感乎民生問題之不得不急為解決,於是社會之研究運動,始發軔於民間,然此即吾黨所歡迎而引為同調者也。夫吾國之革命在前,俄國之革命在後,俄乃以六年之短期,剗除根深蒂固之專制階級,戰勝其四圍之帝國主義之惡魔,且以其勢力振發全世界被壓迫民眾之奮鬥精神。而吾黨自辛亥迄今,垂十三年,國內軍閥官僚之橫暴,日甚一日,國外帝國資本主義之侵凌,日迫一日;以視乎俄,瞠乎其後。則俄誠足為吾黨借鏡之資,而亦當引為吾國互助之友。蓋以言主義,則彼此均能吻合,以言國情,則彼此有若弟兄。數年前予曾有聯俄主張,國人不察,駭為險着,曾幾何時,英意已聯翩承認俄國,美國輿論亦極慫恿其政府毋持偏見;足見潮流所至,莫能抵禦。本黨先幾,於茲可證。夫以資本稱雄之國,尚復爾爾,則我之為他人殖民地者尚何所忌避,而懼與努力圖謀解放被壓迫民族之俄國提攜乎?毋亦不思之甚矣。
  顧有好造謠生事者,謂本黨政組後,已變為共產黨;此種讕言,非出諸敵人破壞之行為,即屬於毫無意識之疑慮。
欲明真象,則本黨之宣言政綱具在,覆按可知。本黨之民生主義,早以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兩方案著於黨綱,自始至終,未嘗增減。至若進行之有緩急,分量之有重輕,此則時勢之推遷,而非根本之改變。故為上說者,不特不知本黨之主義,並未識本黨之歷史,亦徒見其謬妄而已。
  至於社會主義青年團之加入本黨。在前年陳炯明叛變,本黨經一度頓挫後,彼等認為共同革命,非有極大之結合,事不克舉,故欣然同趨一致,以期有益於革命之實行。本總理受之在前,黨人即不應議之於後。來者不拒。所以昭吾黨
宣言及文告民國十三年三月一四一

之量能容物,而開將來繼續奮鬥之長途,吾黨之新機,於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則團體以內無新舊分子之別。在黨言黨,唯有視能否為本黨、為主義負責奮鬥而定其優劣耳。
  以上種種,略明大要,其詳則具載於演講錄中。切願諸同志袪除臆惑,協力刷新,以達吾黨遠大之目的,本總理有厚望焉。孫文。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稿(053/11)。「中國國民黨週刊」以下簡稱「週刊」第十期(民國十三年三月二日)載此書標題為「總理致海內外同志訓詞」。今標題據「會本」。

國民黨上海執行部重要聲明(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三月五日
  上海新聞報二月二十九日載有(粤政黨提倡共產中之政潮)一節,(尚有他報亦載有類似之訪函),其中所言,多非事實。自近年國內政治日益黑暗,民生日愈憔悴,於是有革新思想者,以革命勢力不可分裂,咸欲服膺三民主義,擴大國民運動,以改革中國。而共產黨黨員乃有分別以個人資格加入國民黨者,此今年全國代表大會以前事也。大會中間,舊日黨員有問共產主義與民生主義異同奚若者,孫總理出席講演,申明民生主義為解決人民生計問題,而函義至廣,共產主義當然與解決人民生計問題之旨不相違異,不過為民生學說之一種耳,故以共產主義為違背民生主義者謬也,以民生主義為即共產主義者亦謬也。此視國民黨從來所標舉之黨綱與政策,即可知其與共產主義之異同,若觀此次宣言,則尤足瞭解。經總理演說之後,新舊黨員亦俱無疑義,惟外間不明真相,多所傳說,不謂國民黨赤色化,即謂國民黨分裂。不知國民黨之主義,依然是三民主義,其解釋明瞭,具見宣言,有目共覩,赤化何來?至同為黨員,向同一之目標而行動,實無何人與何人親洽或疏遠之可言。其對於一種問題,於未決議時,意見不同有所爭執,此亦政黨會議時之當有事,何足深怪。推原謠諑之所由始,在大會改組前後,香港反對國民黨之報紙,即已有之。然大會不禁旁聽,有會議記錄次第發表,如具體的考察國民黨此一兩月內之言動,即可知一切誣揑之非是。茲更將報載各點,擇要聲明如次:(一)謂新黨章有准黨員跨黨之例,按國民黨黨章凡八十六條,並無此種規定。(二)謂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戴季
國父全集一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