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革命之成敗不在金錢而在熱心 detail

:::

革命之成敗不在金錢而在熱心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2 次數
點擊
62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革命之成敗不在金錢而在熱心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武昌起義推翻專政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01/11/06

西元日期

1911/12/25

國父年歲

46

全文內容

革命之成敗不在金錢而在熱心(註一) 民前一年十一月六日或七日(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在上海與大陸報主筆的談話(註二) 主筆:與君同來之日本人,果係何人?
孫先生:我不能舉其名。吾有書記池君(註三)者,彼盡知之。 主筆:此輩皆陸軍中人乎?
孫先生:不盡軍人。 主筆:君帶如許日本人,外間得毋有私議質問,待君之說明者乎?
孫先生:否。吾亦有英美人作伴,俱(註四)書記池君為日人耳。 主筆:君所帶日人,與革命運動有關係乎?
孫先生:何意? 主筆:吾言此類日人,與組織民主政府有關係否?
孫先生:我不能言。要之,日人與我輩交誼,固自不薄。 主筆:君與日本政府有關係否?
孫先生:吾輩將與各國政府皆有關係。吾輩將建設新政府,豈不願修好於各國政府? 主筆:君是否中國民主國大總統之候補者?
先生孫:我不能言。 主筆:郝阿李君(註五)告我,君由十四省代表請至中國作大總統,其說然否?
孫先生:既李君如是相告,我不贊一辭。 主筆:君帶有巨款來滬供革命軍乎?
孫先生大笑:何故問此? 主筆:世人皆謂革命軍之成敗,須觀軍餉之充足與否,故問此。
孫先生:革命不在金錢,而全在熱心。吾此次回國,未帶金錢,所帶者精神而已。 主筆:革命軍中有內訌否?
孫先生:吾輩從無內訌之事。「大陸報」中或有言內訌者,吾黨中無此事也。黎都督(註六)曾派代表十人來此致歡迎之意,各省亦然,更安得有內訌之事?
(又報道:「訪事堅欲知日本人之姓名,孫先生言不盡記憶其姓名,並不願囑書記開列名單。(註七)……此次會談,孫先生贊美黎元洪不絕,只言黎之為人乃西人所謂短小精悍者也。」)

注釋

(註一) 據「孫中山歸國始末記」。
(註二) 底本未注明談話日期。上海「時報」於同月二十八日刊載同一談話內容(文字稍有出入),謂譯自英文「大陸報」(美國人在上
    海所辦日報),並稱談話時間在「大陸報」發表消息的前一天。據此當為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
(註三) 池君,指池亨吉。
(註四) 疑應作「惟」字。
(註五) 郝阿李君,即荷馬李。
(註六) 黎都督,指黎元洪。
(註七) 按:隨孫先生至上海共六名日本人,即池亨吉、宮崎寅藏、山田純三郎、太田三次郎、郡島縫次郎、緒方二三。

相關人名
孫先生黎元洪
相關地名
上海中國日本
相關專有名詞
大陸報革命軍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426-428

檢索詞出現頁次

再是小型借款,而是規模甚大的大借款。為此,各國政府事先成立一個集團,分攤其重要性,將不足為奇。
  中山先生聽此解釋,始稍釋懷。臨別,並向西蒙表示,希望法國政府當局能撤銷渠在法屬安南居留的禁令。
(註一) 據陳三井「法文資料中所見的孫中山先生」,登載於「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與史學」一書中。

中國當廢除與外人種種不便之障礙物重訂海關稅則(註一)
民前一年十月初(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底)在巴黎與政治星期報記者談話
  中華共和國擬維持官話,為統一語言之基礎;而使人民研究各種實業科學,尤為新共和國之行政入手法。英文亦可加入各種科學中,輔助華文之不足。中華共和國當編練國民軍,及組織民國完全財政部。新政府於各國通商一層,更為注意。當棄除與外人種種不便之障碍物,而新政府應將海關稅則重行編訂,務使中國有益,不能徒使西商獨受其利。總之,重訂稅則,亦須與西人和衷商議,決不使中國使債主有煩言也。於滿清政府從前與各國所立條約,新政府仍然承認。雖日俄強逼清政府所訂各種不公平之和約,新政府亦依然遵守也。
(註一) 據「民立報」(民前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原標題為「巴黎政治星期報載孫逸仙之政見」,按孫先生於一九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遊巴黎,時間據此定。標題據「會本」。

借外債以謀新政府之建設(註一) 民前一年十月二十六日(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在新加坡與鄧澤如等的談話因遲遲而歸國者,要在歐洲破壞滿清之借外債,又謀新政府之借入。此次直返上海,解釋借洋債之有萬利而無一害,中國今日非五萬萬不能建設裕如。船行匆匆,限於時刻,尚未得圖快晤,俟抵滬後當再為詳知。
(註一) 據鄧澤如「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蹟」。

革命之成敗不在金錢而在熱心(註一) 民前一年十一月六日或七日(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在上海與大陸報主筆的談話(註二)
國父全集四二六

主筆:與君同來之日本人,果係何人?
孫先生:我不能舉其名。吾有書記池君(註三)者,彼盡知之。
主筆:此輩皆陸軍中人乎?
孫先生:不盡軍人。
主筆:君帶如許日本人,外間得毋有私議質問,待君之說明者乎?
孫先生:否。吾亦有英美人作伴,俱(註四)書記池君為日人耳。
主筆:君所帶日人,與革命運動有關係乎?
孫先生:何意?
主筆:吾言此類日人,與組織民主政府有關係否?
孫先生:我不能言。要之,日人與我輩交誼,固自不薄。
主筆:君與日本政府有關係否?
孫先生:吾輩將與各國政府皆有關係。吾輩將建設新政府,豈不願修好於各國政府?
主筆:君是否中國民主國大總統之候補者?
先生孫:我不能言。
主筆:郝阿李君(註五)告我,君由十四省代表請至中國作大總統,其說然否?
孫先生:既李君如是相告,我不贊一辭。
主筆:君帶有巨款來滬供革命軍乎?
孫先生大笑:何故問此?
主筆:世人皆謂革命軍之成敗,須觀軍餉之充足與否,故問此。
孫先生:革命不在金錢,而全在熱心。吾此次回國,未帶金錢,所帶者精神而已。

談話 民前一年十一月──十二月 四二七

  主筆:革命軍中有內訌否?
  孫先生:吾輩從無內訌之事。「大陸報」中或有言內訌者,吾黨中無此事也。黎都督(註六)曾派代表十人來此致歡迎之意,各省亦然,更安得有內訌之事?
  (又報道:「訪事堅欲知日本人之姓名,孫先生言不盡記憶其姓名,並不願囑書記開列名單。(註七)……此次會談,孫先生贊美黎元洪不絕,只言黎之為人乃西人所謂短小精悍者也。」)
(註一) 據「孫中山歸國始末記」。
(註二) 底本未注明談話日期。上海「時報」於同月二十八日刊載同一談話內容(文字稍有出入),謂譯自英文「大陸報」(美國人在上海所辦日報),並稱談話時間在「大陸報」發表消息的前一天。據此當為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
(註三) 池君,指池亨吉。
(註四) 疑應作「惟」字。
(註五) 郝阿李君,即荷馬李。
(註六) 黎都督,指黎元洪。
(註七) 按:隨孫先生至上海共六名日本人,即池亨吉、宮崎寅藏、山田純三郎、太田三次郎、郡島縫次郎、緒方二三。

如能以和平收革命之功即不必用兵(註一) 民前一年十一月三日(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香港舟次與胡漢民談話胡漢民謂:「滿洲政府人心已盡去,惟尚有北洋數鎮兵力未打破,故得延其殘喘。袁世凱實叵測,持兩端,但所恃亦祇此數萬兵力,此種勢力未掃除,即革命無由澈底。革命無一種威力以鞏固政權,則破壞、建設,兩無可言。先生一至滬寧,眾情所屬,必被推戴,幕府當在南京,而兵無可用,何以直搗黃龍?且以選舉克強之事觀之,則命令正未易行,元首且同虛器。何如留粤,就粤中各軍整理,可立得精兵數萬,鼓行而前,始有勝算。盡北洋數鎮之力,兩三月內,未能摧破東南,而吾事已濟。以實力廓清強敵,乃真成南北統一之局。滬寧相較,事正相反,若騖虛聲,且貽後悔。最近福建、廣西、貴州諸省,正以寧、鄂當衝,有暫推粤為首都之議。吾輩方謙讓未遑,先生則可控摶此局。」

國父全集 四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