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函廣西滇軍總司令張開儒,派鄒魯赴香港,商討陳炯明。並委鄧澤如在港管理財政 detail

:::

函廣西滇軍總司令張開儒,派鄒魯赴香港,商討陳炯明。並委鄧澤如在港管理財政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07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改組政黨進行北伐
題名

函廣西滇軍總司令張開儒,派鄒魯赴香港,商討陳炯明。並委鄧澤如在港管理財政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十一年

西元紀年

一九二二年

新曆(西曆)月日

十月二十三日

國父年歲

57

全文內容

先生致張開儒函云:「茲特派鄒海濱兄魯回港,與各方面策應接洽。海濱於民黨屢次圖粤,皆有力量,且深知粤桂軍之情,……故使在港溝通一切,妥為照應,用特轉函告知,即乞時與接洽為荷。」(註二一九)又致鄧澤如函云:「我軍既得福州,許、黃、李三部以得軍實,擴充兵力,增加不止一部;滇軍朱(培德)、張(開儒)兩大部,亦漸趨近西江,…此為恢復百粤最好時機。茲在港設立辦事機關,以為西江及內地各路之策應,即委兄管理財政。以兄資望信用,為同志所共知,亟望慨任不辭。同時囑海濱兄回港,與各方接洽。」(註二二○)二十六日,先生正式特派鄒魯為駐港特派員,鄧澤如為理財員,囑二人相為助理,調和各人意見,以期速達滅陳目的。關於支用款項之手續,由澤如負責貯於銀行,而支用時則須鄧、鄒二人共同簽字乃行交付,以昭信於內外。(註二二一)

注釋

(註二一九) 「國父全集」第五冊,三六三頁。
(註二二○) 鄧澤如:「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蹟」,二七二頁。
(註二二一) 鄧澤如:「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蹟」,二七二頁。

相關人名
朱培德海濱張開儒陳炯明鄒海濱鄒魯鄧澤如
相關地名
西江香港福州廣西
相關專有名詞
民黨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下冊

頁次

1256-1257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後。近代世界文化之宏規,實以實業為首。川省地大物博,為全國冠,若能一心同德,共趨斯軌,……三五年後,成效可期。」又云:「更擬派戴季陶君繼至,專與諸兄討究斯業。」(註二一八)
 十月二十三日 函廣西滇軍總司令張開儒,派鄒魯赴香港,商討陳炯明。並委鄧澤如在港管理財政。
   先生致張開儒函云:「茲特派鄒海濱兄魯回港,與各方面策應接洽。海濱於民黨屢次圖粤,皆有力量,且深知粤桂軍之情,……故使在港溝通一切,妥為照應,用特轉函告知,即乞時與接洽為荷。」(註二一九)
   又致鄧澤如函云:「我軍既得福州,許、黃、李三部以得軍實,擴充兵力,增加不止一部;滇軍朱(培德)、張(開儒)兩大部,亦漸趨近西江,…此為恢復百粤最好時機。茲在港設立辦事機關,以為西江及內地各路之策應,即委兄管理財政。以兄資望信用,為同志所共知,亟望慨任不辭。同時囑海濱兄回港,與各方接洽。」(註二二○)
   二十六日,先生正式特派鄒魯為駐港特派員,鄧澤如為理財員,囑二人相為助理,調和各人
(註二一八)「國父全集」第五冊,三六一──三六三頁。
(註二一九) 「國父全集」第五冊,三六三頁。
(註二二○) 鄧澤如:「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蹟」,二七二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 五十七歲 一二五六

意見,以期速達滅陳目的。關於支用款項之手續,由澤如負責貯於銀行,而支用時則須鄧、鄒二人共同簽字乃行交付,以昭信於內外。(註二二一)
  
 十月二十四日 批張啟榮來函,接洽滇軍事,已交朱培德辦理。
   張啟榮自港上書,報告滇軍在桂情形云:「昨藻公(張開儒)特派谷君雨山到港接洽,啟榮經即詳詢一切,據云該軍今春奉命北伐,間關假道,孤軍萬里,幾經險阻,師次平南,即於月前遣使二李到滬請示方略,迄今仍無確復。該部現已集中濛江、平南、江口一帶,惟轉戰經年,忍饑冒苦,服裝破失,餉糈告罄,待援孔殷,且潯南地瘠民貧,無法羅掘。而旅長范石生等近又為盧燾所誑,希得陳逆(炯明)接濟,願與攜手,幸啟榮連函宣慰,並將各方佳訊詳為報告,藻公志力堅定,各將領不為所惑,隨於月中密開全軍會議,所部均能深明大義,一致擁護元首,范某乃為所擠。昨見勢不佳,已隻身走梧,惟仍與盧燾、陳維庚等與粤中諸逆往來不輟。萬一此間再無巨款接濟,該部或為饑寒所迫,中途被其勾去,則三秦無還定之望矣。且谷君所稱,該部能戰之士足有二萬,現在朱培德所部其前隊二千已於十八日抵平樂,與黃明堂聯成一氣,合以三部兵力,當在三萬以上,以之東下討逆,實綽有餘裕。」先生批示云:「接洽滇軍事,已交朱培德辦理,着前途就近磋商可也。」(註二二二)

(註二二一) 鄧澤如:「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蹟」,二七二頁。
(註二二二) 張啟榮函及先生批牘原件(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 五十七歲 一二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