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地方自治 detail

上一筆
:::

地方自治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53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地方自治

生平歷程
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文件類型

演講

民國日期

001/05/05

西元日期

1912/05/05

國父年歲

47

全文內容

地方自治(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在潮州旅省同鄉會歡迎會演講
潮州今日開歡迎會,使鄙人得與我潮州諸父老兄弟相聚於一室,以討論現世界之一切情形,誠為可幸!
我中華民國,久苦於專制之橫暴,異種之入主。今日革命,豈非吾人之大幸!第革命時代,社會之秩序,不免紊亂,經戰之地方,不免殘破,斯亦無可如何之事,然較之歷朝已為減少。我廣東之光復,受禍最少,加之過去都督,與現在之都督,並有圖治之心,宜其風平浪靖。惟現時各州府縣之不安靜者尚多,而潮州之擾亂為甚,此亦革命後所經之階級,無足怪者。惟鄙人今日對於我潮州諸父老昆弟深有希望者,即能有責任心,而不可生倚賴性。人人對於國家社會,當視為我個人與他人組織而成。凡國家社會之事,即我分內事。有時凡有益於國家社會之事,即犧牲一己之利益,為之而不惜,然後國家社會乃能日臻於進步。且國家之治,原因於地方,深望以後對於地方自治之組織,力為提倡贊助。地方自治之制既日發達,則一省之政治遂於此進步,推之國家亦然。如此做去,將來中國自能日臻強盛,與列強相抗衡於地球上,願我父老昆弟勉之!

注釋

(註一) 據「民立報」(民國元年五月十三日)。原載「孫先生演說辭彙誌」中。今標題據「會本」。

相關地名
中國廣東潮州
相關專有名詞
地方自治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三冊

頁次

047-048

檢索詞出現頁次

輿論為事實之母,報界諸君又為輿論之母,望諸君今日認定宗旨,造成健全一致之言論,使全國人均曉然按價納稅及平均地權之大利,則百廢無不舉矣。
  又欲本國工商業之發達,當收天然稅,而不收人工稅。人工稅如亡清政府之厘金、鹽稅,均有害於民;天然稅如耕地稅、屋地稅,只收其價百分之一,或二百分之一,於平民無痛苦也。至於換印新契,而收一次之契稅,亦能補救目前財政之困。舊政府有土地買賣印契之稅,嘗抽百分之九;此在今日則不行,因買賣不常有,而換契則必一律通行,故當從而減輕至值百抽三或值百抽五。先由省會通過,定一標準,如今年值百抽三,明年值百抽五,又明年值百抽九之類,成法一立,業戶當無不樂從,自將爭先恐後。此款為收入一大宗,即為救貧之第一策。用之廣東,不患不給,且足供中央之徵求,而厘金雜稅可免,一舉而數善備。餘外測繪全省詳圖,調查全省人口,所費之巨款,亦由此出;擴而充之,則水力、發電、墾荒、開礦,均可由此進行。是則余所厚望,亦望諸君子於此加之意也。
(註一) 據「民立報」(民國元年五月十二日)。原標題為「粤報界歡迎孫先生記」。今標題據「胡本」。「會本」標題作「平均地權 」。
(註二) 原文為「奈何」,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註三) 原文為「團家」,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註四) 原文為「廣興」,「胡本」為「廣大」,今據「會本」改。
(註五) 原文為「二」,今據「胡本」及「會本」增「者」字。
(註六) 原文為「上地」,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註七) 原文為「因為」,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地方自治(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在潮州旅省同鄉會歡迎會演講
  潮州今日開歡迎會,使鄙人得與我潮州諸父老兄弟相聚於一室,以討論現世界之一切情形,誠為可幸!我中華民國,久苦於專制之橫暴,異種之入主。今日革命,豈非吾人之大幸!第革命時代,社會之秩序,不免紊亂
演講民國元年五月四七

,經戰之地方,不免殘破,斯亦無可如何之事,然較之歷朝已為減少。我廣東之光復,受禍最少,加之過去都督,與現在之都督,並有圖治之心,宜其風平浪靖。惟現時各州府縣之不安靜者尚多,而潮州之擾亂為甚,此亦革命後所經之階級,無足怪者。惟鄙人今日對於我潮州諸父老昆弟深有希望者,即能有責任心,而不可生倚賴性。人人對於國家社會,當視為我個人與他人組織而成。凡國家社會之事,即我分內事。有時凡有益於國家社會之事,即犧牲一己之利益,為之而不惜,然後國家社會乃能日臻於進步。且國家之治,原因於地方,深望以後對於地方自治之組織,力為提倡贊助。地方自治之制既日發達,則一省之政治遂於此進步,推之國家亦然。如此做去,將來中國自能日臻強盛,與列強相抗衡於地球上,願我父老昆弟勉之!
(註一) 據「民立報」(民國元年五月十三日)。原載「孫先生演說辭彙誌」中。今標題據「會本」。

大眾當勉為愛國國民(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五月六日在廣東中國同志競業社歡迎會演講
  洪門所以設會之故,係復國仇,倡於二百年前,實革命之導線。惟現下漢族已復,則當改其立會之方針,將仇視韃虜政府之心,化而為助我民國政府之力。我既愛國,國亦愛之,使可以上感下孚,永享幸福,此求自立之真諦也。
  洪門因避韃虜查辦,故將所有號召及聯絡處秘而不宣。今既治溥大同,為共和之國,自不必仍守秘密,可將從前規矩宣佈,使人知之,此去局外猜忌之理由也。
  人貴自重,須知國無法則不立,如其犯法,則政府不得不以法懲治之;惟自納於範圍之中,自免此禍,此相安之理由也。
  人要知取舍,譬如附船艤岸,既由此達彼,即當急於登岸,以出迷津。如仍在船中,便犯水險。故今日大眾,當勉為愛國之國民。
(註一) 據「民立報」(民國元年五月十三日)。原載「孫先生演說辭彙誌」中。今標題據「會本」。

國父全集 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