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朱執信、廖仲愷抵漳州,奉命促陳炯明回粤討桂 detail

:::

朱執信、廖仲愷抵漳州,奉命促陳炯明回粤討桂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0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改組政黨進行北伐
題名

朱執信、廖仲愷抵漳州,奉命促陳炯明回粤討桂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九年

西元紀年

一九二○年

新曆(西曆)月日

七月一日

國父年歲

55

全文內容

  朱執信、廖仲愷抵漳州,奉命促陳炯明回粤討桂。(註五十)
先生派朱執信、廖仲愷到漳州,促陳炯明返粤討桂系軍閥,並許以經濟上之援助。炯明雖明  知桂系軍閥用意不善,終遲疑未決。經許崇智、鄧鏗諸將領再三陳說,乃與福州段系督軍李厚  基約,以閩南由李軍接防,而厚基則助炯明以軍費餉糈,由閩圖粤。但炯明此時原無回粤之  志,旨在保全實力,仍遣黃強、金章等向桂系及其附庸派系政客,曲意交歡。黃強屢晤莫榮  新,冀有調和之望。(註五十一)又派吳禮和等赴北京,商訂條件。古應芬、廖仲愷屢爭無效,朱執信以  其反覆無常,即掉頭赴滬。當時苟非莫榮新、林葆懌等決意取閩,危及陳在漳州地盤,陳必無  反旆之決心也。(註五十二)

注釋

(註五十)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三冊,三頁。
(註五十一)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一○八九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三年七月增訂渝一版,重
慶。
(註五十二) 鄧澤如:「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蹟」,二四七頁,正中書局,民國三十七年六月初版,上海。

相關人名
古應芬朱執信吳禮和李厚李厚基林葆懌金章莫榮新許崇智陳炯明黃強廖仲愷鄧鏗
相關地名
北京漳州福州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下冊

頁次

1080-1081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先生函指出日本對華錯誤政策,係「以武力的、資本的侵略為骨幹,……為達日本之目的,恆以扶植守舊的反對的勢力,壓抑革新運動為事。」力勸田中改變對華政策,「鑒於世界之大勢與東亞之安危,一變昔日方針,……以緩和民國人民對日之積憤,兩國人民國際的感情,或可漸趨融和。」(註四十九)
  
 七月一日 朱執信、廖仲愷抵漳州,奉命促陳炯明回粤討桂。(註五十)
   先生派朱執信、廖仲愷到漳州,促陳炯明返粤討桂系軍閥,並許以經濟上之援助。炯明雖明知桂系軍閥用意不善,終遲疑未決。經許崇智、鄧鏗諸將領再三陳說,乃與福州段系督軍李厚基約,以閩南由李軍接防,而厚基則助炯明以軍費餉糈,由閩圖粤。但炯明此時原無回粤之志,旨在保全實力,仍遣黃強、金章等向桂系及其附庸派系政客,曲意交歡。黃強屢晤莫榮新,冀有調和之望。(註五十一)又派吳禮和等赴北京,商訂條件。古應芬、廖仲愷屢爭無效,朱執信以其反覆無常,即掉頭赴滬。當時苟非莫榮新、林葆懌等決意取閩,危及陳在漳州地盤,陳必無
(註四十九)「國父全集」第五冊,二一九──二二一頁。
(註五十)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三冊,三頁。
(註五十一)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一○八九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三年七月增訂渝一版,重 慶。

國父年譜 民國九年(一九二○) 五十五歲 一○八○

  反旆之決心也。(註五十二)

 七月十四日 直皖戰爭爆發,直勝皖敗。
 
 七月十五日 李綺菴策動駐粤海軍江大等艦起義,事敗。
   先是,李綺菴抵滬晉謁先生,請示討賊方略,先生令綺菴返粤運動海軍艦隊,準備起事。綺菴返粤後,即召集海軍同志陳策、丁培龍、李福游等密商運動各艦事,經分頭接洽結果,江大、江固、江鞏、準捷、安北、新安、雷震、雷乾等十六艦均一致贊同,候命起義。綺菴再遣同志游說潮汕、欽廉、香順及四邑等處軍隊,亦允於海軍發難時響應。綺菴以上情報告先生,先生即委李安邦為討賊第一軍司令,李綺菴為廣東討賊軍海陸軍總指揮兼討賊第二軍司令,陳策為廣東討賊軍副總指揮兼海軍陸戰隊司令,並以徐紹楨任討賊軍總指揮,去香港策劃起事。
   是日,討賊海軍各艦按預定計畫起事,李綺菴、陳策、李福游等即率同楊巽簡、楊孚祥、袁柳溪、周貴持、周少棠等乘江大艦以為臨時指揮部,通電討賊。惟艦隻燃料短絀,即派艦繞道澳門採購,而澳門葡吏見粤艦紛集,頓起猜疑,一面電詢莫榮新,一面開砲轟擊,綺菴與葡軍解釋,不理。綺菴乃率艦駛出澳外,擬繞出江門後,會合各艦直攻廣州,詎莫榮新已調豫章等艦來襲,江大艦緊急應戰,致遭擱淺。艦上同志遂分乘舢板渡登九澳海島,駐島葡兵又開槍掃
(註五十二)鄧澤如:「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蹟」,二四七頁,正中書局,民國三十七年六月初版,上海。

國父年譜 民國九年(一九二○) 五十五歲 一○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