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章炳麟聯名致黎元洪及兩院議員勿進退失據電
與章炳麟聯名致黎元洪及兩院議員勿進退失據電
函電
006/05
1917/05
52
與章炳麟聯名致黎元洪及兩院議員勿進退失據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五月
北京大總統及參眾兩院議員公鑒:亂黨獨立,要求元首退位、國會解散,此但威嚇行為,斷不可長其驕氣。中國素習,首重名器,若褫其官位,彼自無所藉手,部曲離散,焉能久長?願大總統秉至公以待有功,嚴誅譴以懲有罪;信賞必罰,勿事調停,人心助順,自無不克。兩院諸公宜與憲法共死生,勿惶遽奔散,稍存讓步,以保民國代表之尊嚴。若方針不定,進退失據,則賊燄愈張,而正人喪氣矣。危疑之間,亟待決斷。孫文、章炳麟。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050/250)。
國父全集
第四冊
485-486
為大局未許樂觀復李宗黃函(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伯英先生台鑒:昨接惠書,歡若良覿。時稔鴻籌碩畫,安奠西陲,至為矜佩。來書謂中德絕交,乃政府輕於一擲,尤徵明察。近且顯悖民意,其軍事會議,竟有脫出範圍,謀解散國會,破壞約法,大局前途,仍未許樂觀,憂國如足下,必將有以處此。文初擬週行各省,一察實業狀況;現以時局未定,未克遠行,貴省之游,應俟之異日。寄呈敝著「會議通則」百冊,請代為分致當道暨各同志,並朱君執信所著「中國存亡問題」一冊。此書於中德事件之危險,言之頗詳盡,因滬中存書無多,未及多寄,能於貴省翻印,代為致送,俾貴省人士咸知此次加入之真相尤佳。南方漸近溽暑,務望節勞不宣。此請台安。孫文啟。五月二十三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影印(049/113)。
致鄧澤如望推人返國開採錫礦函(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澤如吾兄台鑒:茲有湘省同志欲組織一錫鑛公司於湖南,全省中所有錫鑛,擇其最佳請求開採,並希望華僑入股,且欲得南洋同志之在行者,親往各鑛察看,擇定最適合者,始行開採。此事既為國家之利,亦為民間興盛之基,南洋志願採錫者至多,亦可以酬其宿願,望兄商諸同志,推定妥人,迅速回國一行,以免為他黨先得。茲將湖南同志寄來之節略抄寄,此中各鑛,均可與現營業者商量,取而繼續辦之者也。此信到後,希即示復,以便先復湖南同志。此請大安。
孫文啟。五月廿九日。
(註一) 據「鄧編手札」原件影印。
與章炳麟聯名致黎元洪及兩院議員勿進退失據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五月
北京大總統及參眾兩院議員公鑒:亂黨獨立,要求元首退位、國會解散,此但威嚇行為,斷不可長其驕氣。中國素
函電(上)民國六年五月四八五
習,首重名器,若褫其官位,彼自無所藉手,部曲離散,焉能久長?願大總統秉至公以待有功,嚴誅譴以懲有罪;信賞必罰,勿事調停,人心助順,自無不克。兩院諸公宜與憲法共死生,勿惶遽奔散,稍存讓步,以保民國代表之尊嚴。若方針不定,進退失據,則賊燄愈張,而正人喪氣矣。危疑之間,亟待決斷。孫文、章炳麟。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050/250)。
與章炳麟聯名致唐繼堯應與川和好聯合出師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五月
黃陂已屬張勳、李經羲調和,是即降于叛黨。陸公持重如陶侃,怠于勤王。公護國首功,有殊餘子,若不投袂急起,與川和好,聯合出師,非獨民國淪亡,將來蠶食所及,西南亦無以自保,及今早圖,庶無後悔:一不應中央亂命;二不必與陸公先商。孫文、章炳麟。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050/258)。
與章炳麟聯名對倪嗣冲叛亂嚴斥中立通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六月六日
南寧陸巡閱使、並轉雲南唐督軍及西南各省督軍師長公鑒:倪逆叛亂,附者八省,亦有意圖規避宣告中立者。督軍、省長受任命於元首,當服從教令,不得自言中立,進退失據。按中立者,即脫離中央關係之謂,其與獨立,唯舉兵不舉兵之異,然為竊地拒命一也。昔袁氏稱帝,各省或力不能抗,於是宣告中立,以中立為脫離帝制可也。今之所謂中立者,果脫離何國何人何政府耶?若脫離民國,固當為四萬萬人所擯棄;若脫離總統政府,亦與叛逆不殊。巧避作賊之名,以為叛人壅遏義師,是即謀叛各省之屏蔽,不應聽其巧詐,回避不攻,使叛人有所蔭庇。孫文、章炳麟。魚。
(註一) 據黨史會藏親筆原件(012/181)。
致粵滇黔川桂湘各省都督省長促出師討逆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六月八日
國父全集 四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