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石龍果無恙。先生問故,答曰:「料逆部佔領一城,須留滯時日,我軍昨失博羅,離石龍九十餘里,彼必不能迅疾若此,是以知之。」當晚先生在石龍軍次,陳部旋被擊退。(註一七三)
五月三十一日 免海軍艦隊司令溫樹德職,改委各艦長。
廣州海軍艦隊司令溫樹德謀降北方,擅離職守,先生明令免職,並飭各砲臺戒嚴,並改委各艦長,由大本營直接指揮。令飭各艦官兵照常供職。(註一七四)
六月一日 親赴前敵督師,調朱培德部增援。
先生以東江戰事失利,急調朱培德軍主力增援。是日,先生親臨前敵督師。(註一七五)
特派胡漢民代行大元帥職權。
先生令云:「當大元帥出征期內,特派胡漢民代行職權。」(註一七六)
發出勸諭陳炯明軍布告。
布告曰:「我軍攻惠,伐罪弔民。陳逆凶頑,天討天申。脅從罔治,咸與自新。本大元帥,
(註一七三)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五冊,三三──三四頁。
(註一七四) 「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十四號。
(註一七五) 李烈鈞:「孫大元帥戡亂記」(一),四三頁。
(註一七六) 「國父全集」第八冊,五○三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 五十八歲 一三三五
出師親征;東西會攻,海陸並進。大軍所至,紀律嚴明,對我良民,保護維殷。去逆效順,毋入迷津。六月一日。」(註一七七)
六月二日 任滇軍第二軍長胡思舜為東江右岸指揮官。
先生任命滇軍第二軍軍長胡思舜為東江右岸指揮官,從蔣中正之請也。並授以作戰方略。(註一七八)
六月三日 仍駐石龍。
先生仍駐石龍。因增城告急,省中政要,皆來晉謁。(註一七九)
朱培德部顧德恆旅達蘇村,驅逐殘敵,與桂軍合,復為主幹,進攻博羅。(註一八○)
六月四日 收復博羅。(註一八一)
北軍及沈鴻英陷韶關。
討沈戰事,雖於五月中旬告一段落,迨至六月初,又有死灰復燃之勢。先是沈軍叛變,吳佩
(註一七七)「國父全集」第二冊,一二○頁。
(註一七八)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五冊,三四頁。
(註一七九)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五冊,三四頁。
(註一八○) 李烈鈞:「孫大元帥戡亂記」(一),四三頁。
(註一八一)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五冊,三五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 五十八歲 一三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