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飭剿鄧本殷部並通緝附逆縣長令 detail

上一筆
:::

飭剿鄧本殷部並通緝附逆縣長令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79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飭剿鄧本殷部並通緝附逆縣長令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
文件類型

公牘

民國日期

012/10/15

西元日期

1923/10/15

國父年歲

58

全文內容

飭剿鄧本殷部並通緝附逆縣長令(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
令廣東省長廖仲愷、高雷綏靖處處長林樹巍、欽廉綏靖處處長黃明堂。據中央直轄西路討賊軍總司令劉震寰呈稱:「竊據職部瓊崖別動隊司令王鳴亞呈稱:為逆賊仇義、任意焚屠、慘無人道,請予援力以便殺賊事:竊職奉命組軍討逆,業於六月間派職部第二支隊司令丘海雲賷呈晉謁,並屬面陳一切,請示機宜。旋奉鈞示,以協同陳司令繼虞共同動作等因。當即遵示積極進行。詎鄧逆本殷,被我軍進攻日亟,計不得逞,為探悉我軍第二支隊司令丘海雲家居澄邁,第三支隊司令王貽堃家居臨高,其所部健兒,亦以澄邁、臨高、儋縣三縣為多,因之鄧逆釘恨,亦即以澄、臨、儋三縣之人為最。而三縣密邇瓊城,未為我軍克復,該逆遂於夏曆七月間,先後派偽旅長陳鳳起、營副李業玉率逆隊會同澄邁縣附逆縣長蔡邦獻、臨高縣附逆縣長王良弼、儋縣附逆縣長吳卓峯等,率該縣游擊隊為先導,下鄉先將我軍第二支隊司令丘海雲、第三支隊司令王貽堃所居之村庄焚燬淨盡,次將義軍之親屬族鄰屋宇,逢人便行擄殺,逢屋即便焚掠,甚至該鄉男女老稚,當時奔避不及被擄者,竟施以釘目、釘口、釘指等非刑,令求死不得,以洩其憤。且當逆隊在臨高下鄉焚屠之時,有文潭等鄉婦百餘跪地哀求,冀免焚殺,而逆旅長陳鳳起竟以機關槍掃射盡斃,其慘無人道,洵出黃巢、張獻忠之上。月前迭據職部丘司令海雲、王司令貽堃等先後據所部呈報轉前來,計澄、臨、儋三縣該司令等及其所部義鄉,被逆隊屠殺者六百餘名,被焚掠者計五千餘家,曾經職派員查勘屬實,其詳數列單附呈。此外各縣義軍及非附義之各鄉,被逆隊零星蹂躪者,尤數不勝數。忖思職部丘、王兩員奉命討賊,早已置身家於度外,雖粉身碎骨,在所不計。然所部義鄉罹此焚屠,致令死者骸骨無收,生者棲身無所,其顛連慘苦,不獨見者傷心,即聞者亦無不髮指。今逆賊若此猖獗,倘不早圖撲滅,恐此後重罹逆禍,未有紀極(註二)。當時我軍聞此惡耗,莫不奮躍狂呼,摩拳嚼齒,立欲與逆搏擊者,察其義憤勃結,壯志颷發,軍心大有可用。祇以逆隊子彈充足,我軍子彈短欠,驅血肉之軀敵其槍炮,究屬無濟。為此具呈陳明,敬懇軍麾俯念逆禍日熾,毒我逆軍,迅派得力軍隊,渡瓊援助。即或以東江逆賊未靖,未便分軍,亦懇撥給子彈,以充軍實,而便殺賊。並懇分別轉請大元帥、省長,令行所屬各營、縣通緝附逆縣長蔡邦獻、王良弼、吳卓峯等,解案懲辦,俾清餘孽而伸民冤,不勝迫切待命之至。計呈各縣被焚屠詳細表一紙等情。據此,查鄧逆本殷,竊據瓊城,滋擾地方,前經令飭該司令王鳴亞會同各友軍就近協力進剿,以靖地方。茲據前情,該逆竟敢遷怒良民,焚殺無辜,蹂躪三縣人民,焚掠數百戶口,實屬罪大惡極。除指令該司令仍督率所部相機進剿外,理合繕錄所呈被害地方人數,列單具文,呈請鈞府迅予通令各軍,一體協剿。並轉飭廣東省長,將附逆各縣縣長通緝歸案懲辦,以除逆氛,而安閭閻,實為德便」等語,並錄呈被害地方人數單前來。除指令呈及清單均悉,仰候令行高、雷、欽、廉等處綏靖處相機協剿,並飭廣東省長查照通緝歸案懲辦可也並分令外,合行令仰該省、處長即便查照,轉飭所屬一體嚴緝,務獲懲辦,所部相機協剿,以安地方。清單抄發。此令。中華民國十二年十月十五日。

注釋

(註一) 據「大本營公報」第三十四號大元帥訓令第三二二號。
(註二) 此處恐有訛誤。

相關人名
大元帥王良弼王貽堃王鳴亞丘海雲吳卓峯李業玉良弼林樹巍張獻忠陳明陳鳳起黃明堂黃巢廖仲愷劉震寰蔡邦獻鄧本殷
相關地名
東江高雷欽廉儋縣廣東澄邁臨高瓊崖
相關專有名詞
西路討賊軍高雷綏靖處欽廉綏靖處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六冊

頁次

440-441

檢索詞出現頁次

貳元整。此令。孫文。中華民國十二年十月十五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影印(051/146)。

通令東江各軍不得勒收商船來往費令(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
  通令東江各軍隊長官禁止沿途各軍隊勒收商船來往費,自通令之日起如仍有違犯者,嚴行究治,切切。此令。文。
十二、十、十五。
(註一) 據黨史會藏抄件(051/150)(周贈遺墨)。

飭剿鄧本殷部並通緝附逆縣長令(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
  令廣東省長廖仲愷、高雷綏靖處處長林樹巍、欽廉綏靖處處長黃明堂。據中央直轄西路討賊軍總司令劉震寰呈稱:
「竊據職部瓊崖別動隊司令王鳴亞呈稱:為逆賊仇義、任意焚屠、慘無人道,請予援力以便殺賊事:竊職奉命組軍討逆,業於六月間派職部第二支隊司令丘海雲賷呈晉謁,並屬面陳一切,請示機宜。旋奉鈞示,以協同陳司令繼虞共同動作等因。當即遵示積極進行。詎鄧逆本殷,被我軍進攻日亟,計不得逞,為探悉我軍第二支隊司令丘海雲家居澄邁,第三支隊司令王貽堃家居臨高,其所部健兒,亦以澄邁、臨高、儋縣三縣為多,因之鄧逆釘恨,亦即以澄、臨、儋三縣之人為最。而三縣密邇瓊城,未為我軍克復,該逆遂於夏曆七月間,先後派偽旅長陳鳳起、營副李業玉率逆隊會同澄邁縣附逆縣長蔡邦獻、臨高縣附逆縣長王良弼、儋縣附逆縣長吳卓峯等,率該縣游擊隊為先導,下鄉先將我軍第二支隊司令丘海雲、第三支隊司令王貽堃所居之村庄焚燬淨盡,次將義軍之親屬族鄰屋宇,逢人便行擄殺,逢屋即便焚掠,甚至該鄉男女老稚,當時奔避不及被擄者,竟施以釘目、釘口、釘指等非刑,令求死不得,以洩其憤。且當逆隊在臨高下鄉焚屠之時,有文潭等鄉婦百餘跪地哀求,冀免焚殺,而逆旅長陳鳳起竟以機關槍掃射盡斃,其慘無人道,洵出黃巢、張獻忠之上。月前迭據職部丘司令海雲、王司令貽堃等先後據所部呈報轉前來,計澄、臨、儋三縣該司令等及其所部義鄉,被
國父全集四四○

逆隊屠殺者六百餘名,被焚掠者計五千餘家,曾經職派員查勘屬實,其詳數列單附呈。此外各縣義軍及非附義之各鄉,被逆隊零星蹂躪者,尤數不勝數。忖思職部丘、王兩員奉命討賊,早已置身家於度外,雖粉身碎骨,在所不計。然所部義鄉罹此焚屠,致令死者骸骨無收,生者棲身無所,其顛連慘苦,不獨見者傷心,即聞者亦無不髮指。今逆賊若此猖獗,倘不早圖撲滅,恐此後重罹逆禍,未有紀極(註二)。當時我軍聞此惡耗,莫不奮躍狂呼,摩拳嚼齒,立欲與逆搏擊者,察其義憤勃結,壯志颷發,軍心大有可用。祇以逆隊子彈充足,我軍子彈短欠,驅血肉之軀敵其槍炮,究屬無濟。為此具呈陳明,敬懇軍麾俯念逆禍日熾,毒我逆軍,迅派得力軍隊,渡瓊援助。即或以東江逆賊未靖,未便分軍,亦懇撥給子彈,以充軍實,而便殺賊。並懇分別轉請大元帥、省長,令行所屬各營、縣通緝附逆縣長蔡邦獻、王良弼、吳卓峯等,解案懲辦,俾清餘孽而伸民冤,不勝迫切待命之至。計呈各縣被焚屠詳細表一紙等情。據此,查鄧逆本殷,竊據瓊城,滋擾地方,前經令飭該司令王鳴亞會同各友軍就近協力進剿,以靖地方。茲據前情,該逆竟敢遷怒良民,焚殺無辜,蹂躪三縣人民,焚掠數百戶口,實屬罪大惡極。除指令該司令仍督率所部相機進剿外,理合繕錄所呈被害地方人數,列單具文,呈請鈞府迅予通令各軍,一體協剿。並轉飭廣東省長,將附逆各縣縣長通緝歸案懲辦,以除逆氛,而安閭閻,實為德便」等語,並錄呈被害地方人數單前來。除指令呈及清單均悉,仰候令行高、雷、欽、廉等處綏靖處相機協剿,並飭廣東省長查照通緝歸案懲辦可也並分令外,合行令仰該省、處長即便查照,轉飭所屬一體嚴緝,務獲懲辦,所部相機協剿,以安地方。清單抄發。此令。中華民國十二年十月十五日。
(註一) 據「大本營公報」第三十四號大元帥訓令第三二二號。
(註二) 此處恐有訛誤。

核覆趙梯崑呈為母喪懇請辭去本兼各職令(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
  呈悉。國家多故,正深倚畀。移孝作忠,古有名訓。着給假兩星期,在職治喪。所請辭職之處,應毋庸議。此令。
中華民國十二年十月十五日。

公牘(上) 民國十二年十月 四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