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復頭山滿犬養毅述護法目的書 detail

上一筆
:::

復頭山滿犬養毅述護法目的書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3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復頭山滿犬養毅述護法目的書

生平歷程
二次革命與討袁護法
文件類型

函電

民國日期

007/03/28

西元日期

1918/03/28

國父年歲

53

全文內容

復頭山滿犬養毅述護法目的書(註一)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頭山、木堂先生道鑒:奉讀三月十日大教,備悉故人愛我之厚,本思即遵雅意東渡;惟因正式國會已定於六月開會,在此兩月中,文萬難去國遠行,當即托駐粤武官依田大尉電致菊池良一兄,轉述鄙意。電文略謂:尊函見招,未知何為?如因南北調和之事,文已將鄙意托之唐少川兄;若為東亞百年大計,非與文親商不可者,請示其詳,當親趨聆教。此電去後,數日未獲覆音,不勝遙念。用特專派朱君大符來前,面陳一切,並盼雅教,務懇詳示一切。謹略將此次護法戰爭之目的,為故人陳之。文奔走革命二十餘年,迄於辛亥,始得有成,以二十餘年來慘澹經營,所得者新建之共和國體耳。為國體之保障者為約法,而約法之命脈,則在國會;第一次國會之唯一職權即為制定憲法。憲法一日不布,則政本一日不立。然一般官僚武人輩所以必欲解散國會者,實即欲自根本上推翻共和國體耳。故第一次憲法草案甫成,而袁世凱解散之,第二次憲法草案方通過二讀會,而段氏又解散之。當國會第二次被解散也,參議院之第一次改選已畢,距眾議院之總選舉僅不過百餘日,而大總統改選期,亦不過一年矣。若官僚武人輩能為正正堂堂之政治競爭,則應由選舉中圖擴充其勢力,不應訴諸武力,以蹂躪國會,破壞約法。蓋國會既被解散,則數十年革命事業之成績,固全被推翻,而將來國家根本之憲法亦無從制定,國本動搖,大亂無已;故以擁護約法之故,訴諸武力,蓋不得已耳。文之淡於私人權利,執事所深知,苟共和之國體能鞏固,則拋棄政權可也,共和國體若危,文視之為唯一之生命,必盡其所能以擁護之。故解決今日時局,以恢復國會為唯一之根本。只此一事,倘北方當局者能毅然斷行,則文己十分滿足,不求其他條件也。背乎此者,則無論示以何種條件,文必不甘承認之,何也?為圖中國之長治久安,實舍鞏固國體外,無他道耳。世人紛紛以南北之分限為言,文甚鄙棄之。蓋為此言者,不過欲利用南北之惡感,以自營其私而已。以上所陳,文之本懷,懇賜明察。
其他關於時局之情形,朱君當能詳陳之。方今歐局大變,世界風雲日急,一俟國會正式開會後,倘能分身,必當親詣臺端,面籌一切。再尊函謂前曾惠書,但此間並未奉到。昨得東京友人書,謂木堂先生執事於議會終了後,將來敝國視察,不識確否?倘木堂先生能屈駕來遊,尤所深盼。謹佈腹心,不盡一一。專頌道安。孫文頓首、中華民國七年三月廿八日。

注釋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049/152)。

相關人名
大符少川木堂犬養毅唐少川袁世凱菊池良一頭山滿
相關地名
中國東京
相關專有名詞
約法參議院眾議院護法護法戰爭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五冊

頁次

056-057

檢索詞出現頁次

汕頭陳總司令鑒:存密。長沙已失,陸電莫託英領事電北京英公使,向段政府求和,祇願維持彼本有地位,不惜犧牲一切。李耀漢飭屬員將家眷遷往香港,欲有舉動。歐戰英法大敗,巴黎有不守之勢,日本政府宣言,刻不能出兵於西北利亞。犬養毅函請文往日面商要事,今日遣執信往,探其用意何在,再行酌奪。孫文、儉、印。
(註一) 據黨史會藏親筆原稿(050/6)。

復頭山滿犬養毅述護法目的書(註一)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頭山、木堂先生道鑒:奉讀三月十日大教,備悉故人愛我之厚,本思即遵雅意東渡;惟因正式國會已定於六月開會,在此兩月中,文萬難去國遠行,當即托駐粤武官依田大尉電致菊池良一兄,轉述鄙意。電文略謂:尊函見招,未知何為?如因南北調和之事,文已將鄙意托之唐少川兄;若為東亞百年大計,非與文親商不可者,請示其詳,當親趨聆教。
此電去後,數日未獲覆音,不勝遙念。用特專派朱君大符來前,面陳一切,並盼雅教,務懇詳示一切。謹略將此次護法戰爭之目的,為故人陳之。文奔走革命二十餘年,迄於辛亥,始得有成,以二十餘年來慘澹經營,所得者新建之共和國體耳。為國體之保障者為約法,而約法之命脈,則在國會;第一次國會之唯一職權即為制定憲法。憲法一日不布,則政本一日不立。然一般官僚武人輩所以必欲解散國會者,實即欲自根本上推翻共和國體耳。故第一次憲法草案甫成,而袁世凱解散之,第二次憲法草案方通過二讀會,而段氏又解散之。當國會第二次被解散也,參議院之第一次改選已畢,距眾議院之總選舉僅不過百餘日,而大總統改選期,亦不過一年矣。若官僚武人輩能為正正堂堂之政治競爭,則應由選舉中圖擴充其勢力,不應訴諸武力,以蹂躪國會,破壞約法。蓋國會既被解散,則數十年革命事業之成績,固全被推翻,而將來國家根本之憲法亦無從制定,國本動搖,大亂無已;故以擁護約法之故,訴諸武力,蓋不得已耳。文之淡於私人權利,執事所深知,苟共和之國體能鞏固,則拋棄政權可也,共和國體若危,文視之為唯一之生命,必盡其所能以擁護之。故解決今日時局,以恢復國會為唯一之根本。只此一事,倘北方當局者能毅然斷行,則文己十分滿足,不求其他條件也。背乎此者,則無論示以何種條件,文必不甘承認之,何也?為圖中國之長治久安,實舍鞏固國體外,無他道耳。

國父全集 五六

世人紛紛以南北之分限為言,文甚鄙棄之。蓋為此言者,不過欲利用南北之惡感,以自營其私而已。以上所陳,文之本懷,懇賜明察。
  其他關於時局之情形,朱君當能詳陳之。方今歐局大變,世界風雲日急,一俟國會正式開會後,倘能分身,必當親詣臺端,面籌一切。再尊函謂前曾惠書,但此間並未奉到。昨得東京友人書,謂木堂先生執事於議會終了後,將來敝國視察,不識確否?倘木堂先生能屈駕來遊,尤所深盼。謹佈腹心,不盡一一。專頌道安。孫文頓首、中華民國七年三月廿八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049/152)。

致日本加藤等告以派朱執信東渡面洽時局函(註一)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加藤、尾崎、犬塚、寺尾、床次、秋山、田中、森山先生執事:久違道範,時切遐思,敬維政德日隆為頌。敝國時局混沌,急切難得解決,而歐洲風雲又復變幻莫測,兩國相依唇齒,貴國為東亞先覺,執事為日本達人,尚望努力自重,為東亞造福,文亦必竭盡所能,以副尊意。
  茲委朱君大符東渡,特具函奉候。敝國最近情形,朱君當能面道其詳也。
  專此,敬候起居。孫文頓首、中華民國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稿(049/247)。

致唐繼堯請即日宣布就職電(註一)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九日
  雲南唐蓂賡先生鑒:義密。宥電敬悉。
  軍政府新□□,對外對內,關係至多。若我公再事撝謙,則外交上之承認與借款,必致阻礙,一髮千鈞,當仁不讓,即乞即日宣布就職,以救危亡。文、艷、印。

函電(下) 民國七年三月 五七